1. <acronym id="lw9wu"></acronym>

    2. <td id="lw9wu"><strike id="lw9wu"></strike></td>
    3. 欢迎光临欧公 (欧阳修) 故里-永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首页 >> 政务资讯 >> 部门动态 >> 新闻正文
      【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县法院:护“未”中心五措施护航成长
      2023-01-03 08:43:49 来源:本站 作者: 点击数:
      【字体:
      打印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关爱工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2022年5月成立了由县委政法委牵头、法院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永丰县护“未”中心。该中心以少年法庭为依托,下设普法宣传、关爱帮扶、案件办理、感化挽救四个专班,通过筑牢阵地、夯实责任、织密网络,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县护“未”中心入选全省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十大微创新司法举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入选全省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一、强化组织协调,构建护“未”联动体系。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原则,成立了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公检法三长任副组长,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7个部门为成员的县护“未”中心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多方合作,积极构建分工明确、体系严密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体系机制。加强诉前解纷,实现高效维权。充分发挥县矛盾纠纷联合化解中心作用,加强法院、公安、检察院等部门互动协作,建立无缝对接的多元解纷网络,诉前化解涉未成年人案件,实现维权高效化、便民化、人性化。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化解纠纷。对涉未成年人的案件开辟“绿色通道”,遵循“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三优”原则,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处理好婚姻家庭纠纷,最大限度地避免婚姻解体、家庭变故等给未成年人带来伤害;对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侵权赔偿、抚养费案件,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健全救助机制,强化司法保护。将救助工作贯穿涉未成年人案件始终,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在立案环节依法为经济困难的未成年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审判、执行环节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未成年人案件进行认真审查。2022年以来,为未成年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88次。

        二、开展普法宣传,健全预防犯罪机制。结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特点,开展护苗成长、家庭监护、和谐校园、红色教育四大普法宣传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全方位健康环境。沉浸式普法,助力幼苗成长。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为未成年人“量身定制”普法活动。一方面,“请进来”开展研学活动。开展“守护少年的你”、“与法同行”、“法庭开放日”等主题活动,每月至少邀请一次辖区中小学生前往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通过讲授法律知识、现场互动、案例讲解、模拟法庭、庭审观摩等形式开展“沉浸式”研学。自基地投入使用以来,共有5000余名学生前往基地开展研学。另一方面,“走出去”开展普法宣传。成员单位的“一把手”带头成立普法团队,赴88个学校任法治副校长,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确保法治副校长实质化履职尽责。目前已经开展了30堂法治课进校园,为辖区近9000余名师生上法治课。针对式普法,助推家庭监护。积极探索法治教育和家庭教育联动机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针对未成年当事人家长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帮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方式,调整沟通方法、改善教育理念,积极推动其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从而更好地帮助未成年当事人健康成长。目前已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7份、《督促监督令》52份。点餐式普法,助建和谐校园。针对学校常见问题及纠纷,法治副校长以学校教职工的需求为出发点,积极赴学校为教职工开展普法宣传,为进一步增强学校教职工法治观念,共同预防和减少校园违法犯罪;同时,指导、协助学校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今年以来共赴3所学校为教职工开展点餐式普法宣传活动,参与化解校园纠纷12起。信念式普法,助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本地红色资源优势,定期组织学生前往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在校园内开展讲红色故事、朗诵比赛等。法治研学中将“红色文化”和“法治教育”相融合,让同学们在体验司法的同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三、完善工作机制,探索案件办理“新模式”。健全案件办理制度,推行人性化司法,实行圆桌审判,引入专业心理疏导,让折翼的雏鹰重新展翅。提前介入案件,提升办案质效。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案件,及时了解案情,查阅案卷,就侦查方向、客观证据调取同公安机关商定,从而进一步提升指控犯罪的质量和效果。2022年以来,提前介入侦查案件23件。配强审判力量,规范办案流程。选配2名法律功底强,掌握了一定心理学、生理学,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少年审判的法官至少年法庭。选任11名来自学校、医院、社区等地的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工作、热心青少年维权事业的人员担任特邀人民陪审员,实现审判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健全《审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中适用社会观护制度的若干规定(试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等7个规范性文件,促进涉未成年人案件审判有章可循、有规可依。2021年以来已审结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8件,民事案件53件。实行圆桌审判,淡化法庭氛围。通过圆桌审判方式,淡化法庭气氛,缓减涉案青少年的抵触情绪、思想压力和恐惧心理。刑事案件庭审中,除查明犯罪原因和犯罪根源外,重点从情、理、法入手,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深入剖析犯罪根源,提出应当汲取的教训,指明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民事案件审判中,注重依法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引入心理疏导,跟踪心理服务。设立心理咨询室,同社会心理服务协会签署《涉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合作协议》,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涉案未成年人建立心理档案,跟踪心理服务,经常性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教育服务,帮助涉案未成年人正视自己的错误,顺利回归社会。

        四、加强关爱帮扶,撑起健康成长“保护伞”。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活动,利用特殊节日为留守、孤残儿童开展关爱行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教育工作清单,通过健全组织领导、强化阵地建设、培育专业队伍、创新教育形式等措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有人教、学得好、可持续。通过定期开展有益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主题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自我认知、自我调适。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通过多部门联合定期开展整治行动,结合各自职责排查、整治校园周边治安、交通、乱停乱放、文化等秩序,加强整治流动摊贩、乱停乱放、乱发小广告和售卖盲盒等现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开展爱心帮扶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主题日等帮扶活动,通过为留守、孤残儿童提供亲情陪伴、自护教育、诵读经典、趣味运动等服务,加强同孩子们的交流、互动,为孩子们送上温暖和关怀。

        五、秉承感化挽救,点亮迷途归航“指向灯”。通过附条件不起诉、促进刑事和解、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回访未成年人犯罪等方式,引导迷途少年重回正轨。坚持宽严相济,实行“少捕慎诉”。在办理未检案件中,坚持“宽容不纵容,厚爱更严管”的司法理念,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做出相对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处理,同时严格后期考察帮教措施,帮助未成年人重返正确的人生轨道。2022年以来,对未成年人做出不起诉决定14件14人,附条件不起诉11件12人。加大调解力度,促进刑事和解。贯彻执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认真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试行司法处置前羁押和非羁押考察和心理评估,开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促进被告人积极赔偿,取得被害人谅解直至达成和解协议,减少社会对抗因素。做好轻罪封存,助力回归社会。依法封存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以及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目前已封存未成年被告人档案13个,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以漫画形式展示了县法院帮助未成年被告人李某重返校园,最终考取大学的故事。注重回访帮教,引航重写人生。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的折翼天使,尽可能放到社区进行矫正,并与其所在街道社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密切配合,不定期进行回访,运用亲情感化、温情说理的方式,注重从“情”字着手,了解其生活状况、思想动态及矫正效果;同时结合身边的审判案例以案说法,引导其端正思想,遵纪守法,改过自新,争取早日矫正成功,做一名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工作联系 法律声明

      Copyrigh 2015 www.adamskik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公安网备 36082502000018
      永丰县人民政府主办 永丰县政府办公室承办 赣ICP备12000893号-1 网站标识码:3608250005
      管理员邮箱:yfxxzx@jian.gov.cn 电话(传真):(0796)2567516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 安全检测

    4. 看A片电影
      1. <acronym id="lw9wu"></acronym>

      2. <td id="lw9wu"><strike id="lw9wu"></strike></td>